片堿工段
1、基本生產原理
堿液與加熱源的傳熱、蒸發過程在薄膜傳熱狀態下進行,本轉置采用降膜流程,從離子膜電解工段送來的32%的堿液經過EV—1、EV—2降膜蒸發器在真空狀態下進行蒸發,濃度升至56%,再經過EV—3 56%的堿液脫水使濃度達到98%。達到所需濃度的NaOH在熔融狀態下呈液態,通過片堿機換熱冷卻成型即可得所需的片堿產品。
2、工藝流程
(1)堿流程
來自離子膜工段的32%的堿液進入貯槽,用泵將堿液送入EV—1,在真空條件下加熱使濃度從32%升到48%。經蒸發加熱濃縮后用泵從EV—1中抽出經過換熱器HE—2和HE—3到達EV—2,經過EV—2堿液濃度提升到56%,然后用泵把堿液從EV—2打入EV—3.為防止NaClO3腐蝕設備,堿液在進入EV—3之前要加一定量的5%的糖溶液。經過EV—3 56%的堿液脫水,達到高濃度的熔融堿。高濃度的熔融堿通過密封罐依靠重力進入片堿機冷卻制片,片堿進入片堿槽送至包裝秤包裝,從包裝秤接口漏下的堿塵被除塵器吸走。
(2)水、汽流程
蒸汽從EV—2進入,冷凝后的冷凝液進入T—6貯槽,經過HE—3用于預熱進入EV—2的堿液,EV—2、 EV—3的二次蒸汽進入EV—1用以蒸發堿液,EV—1的二次蒸汽進入表面冷凝器C—1,被冷卻水冷凝進入T—4,用泵抽出界區。在水環真空泵作用下保持EV—1在真空狀態下正常運行。EV—1生成的不凝性氣體通過導氣管放空。
3、主要設備介紹
(1)蒸發器
用加熱的方法使所含水分蒸發從而達到固液分離的目的。蒸發器包括用來進行傳熱的加熱室及汽液分離的蒸發室(這兩部分組成蒸發設備的主體——蒸發器),還有使液沫得到進一步分離的除沫器、使二次蒸汽全部冷凝的冷凝器以及減壓操作的真空裝置。
該車間使用的是三效降膜蒸發器,其中第一效有真空泵抽真空,使溶液沸點降低。
(2)糖罐
在二效和三效蒸發器之間,有一內裝濃度為5%的蔗糖溶液的糖罐。之所以要加糖罐,是因為設備材料為Ni,在高溫下,堿會強烈腐蝕設備材料,故用蔗糖溶液中和堿液,降低對設備的腐蝕。
(3)片堿機
片堿生產的主要設備,熔融堿由三效蒸發器流出后進入片堿機,附著在滾筒上,滾筒內通有冷水,使桶外的熔融堿冷卻,并由刮刀刮下,得到成品。
(4)表面冷凝器
工作原理是當二次蒸汽與表面冷卻器接觸時,冷卻器的表面與二次蒸汽之間存在著溫差,依據傳熱學原理,二次蒸汽的熱量將通過冷卻器表面傳遞給冷卻管內的冷媒,使二次蒸汽的溫度得以降低。當冷卻器的表面溫度低于被護理二次蒸汽的露點溫度時,二次蒸汽中的水蒸氣被凝結,達到冷卻去濕的目的
4、主要操作工藝參數
一效蒸發器 堿液濃度 進口32% 出口48% 溫度90 ℃
二效蒸發器 堿液濃度 進口48% 出口56% 溫度156℃
三效蒸發器 堿液濃度 進口56% 出口98%~99% 溫度395℃
糖濃度 5%
一效蒸發真空度為0.09MPa
熔鹽配比: NaNO3 7% NaNO240% KNO353%
原料堿液進口壓力:0.5MPa;
蒸汽流量:FI-402:910m3/h
FQ-402:910m3/h
|